无论是上规模的大型钢企,还是规模较小一些的企业,可能都不会受到“百万吨标准”的影响。
“百万吨标准”就是稍早时候中钢协提出的铁矿石进口资质标准,即铁矿石业务量低于100万吨取消进口资质。该人士表示,目前山西省的铁矿石业务量较大的企业是海鑫钢铁和太钢,其余企业的业务量较少,海鑫钢铁的铁矿石业务量约为300万吨,对外依存度约为70%,太钢的业务量同样约为300万吨,均超过了中钢协的标准。
需要说明的是晋城钢铁和中阳钢铁,上述人士称两家钢企都自建了自己的铁矿石贸易公司,“由于铁矿石业务量较小,其贸易公司均与国内较大的贸易商合作,定期从中获得一定量的铁矿石份额”。
“按照中钢协的标准,上述两家钢企的贸易公司属于将被‘切掉’的部分。”权威人士称,中钢协的标准终究还是属于“行业自律”范畴,“对钢企的约束力较弱。”
据了解,在本月早些时候中钢协曾号召国内具有进口铁矿石资质的钢企和贸易商,在未来两个月内不从三大矿山进口铁矿石,以抵制其垄断行为———然而,大部分钢企和贸易商依然我行我素。
由于国内铁矿的整体品位较低,基本在30%左右,开发成本较高,投资国内矿山的成本远高于从国外进口铁矿石,国内鲜有资本流入铁矿山,以至于形成国内钢铁GB/T9948钢管严重依赖进口的现状,这导致国内钢铁业在全球整体属于弱势行业,建议有关部门强化对行业的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