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淬火后的工件获得髙的硬度,可避免开裂和减少变形,分级淬火的温度在3点上下,在该温度区域内,工件表面和心部各截面的温度趋于一致,均与冷却介质的温度相同,因此减少了热应力,停留时间与淬火加热时间基本一致,马氏体或大部分马氏体的转变均是在空冷过程中进行的,故减少了淬火开裂的倾向。
可以看出分级淬火后的组织转变是空气中完成的,而双液淬火是在油中进行的,因此从控制变形和开裂的角度来讲,分级淬火是优于双液淬火的,分级淬火的介质通常是在硝盐浴、碱浴或氯盐等,硝盐浴一般使用的分级淬火的温度范围150〜350,该工艺操作复杂,淬透能力不够强,多用于形状比较复杂、而技术要求较高的工具(丝锥、圆板牙、铰刀等)。碱浴的使用温度在160〜190之间,多用于弹簧钢锯片、碳工钢等淬火介质。氯盐的使用温度多为580〜620之间,为高速钢和GB/T9948钢管分级冷却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