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公布的PMI指数,出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版本。虽然说这样的状况不是出现了第一次,但是其中一个PMI指数是51.2%,处于繁荣线之内,这个是中国官方给出的数据版本;另一个是49.4%,处于枯荣线之内,是汇丰给出的数据版本。这样的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不同的环境,一个是繁荣,一个是枯荣,我想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是:谁的数据版本最可信呢?
首先,我们从这两个版本的统计方法上分析这两组数据,官方版本的PMI为确保企业的代表性,在他的调查样本中,以大中型企业为主,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外资企业、国有企业的比重分别占35.6%、27.6%、20.5%和12.6%。
在地区分布上,我们的调查样本中,东部企业占63.6%,中部占 23.6% ,西部占12.8%,反映了经济区域的代表性。根据抽样的结果,我们共选择了730家企业,并经过与企业的一一确认,实际上每月报送数据的企业达到727家。官方版本的PMI体现的是大中型企业的繁荣状况,当然这个版本也能代表中国钢铁企业中的大中型企业当前状况。
与官方版本不同的是,汇丰PMI指数主要集中在中国私营企业,数据样本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而样本量也只有官方的一半。汇丰PMI指数主要反映了中国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这两个指数放映了中国经济的两个不同的侧面:官方版本主要反映中国经济趋势,有很好的预测中国制造业的形式;而汇丰银行版本对中国中小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的生存环境和生产有发言权。从这两个版本联合起来考虑就能很好的说明中国制造业的全貌,也很有力说明中国钢铁企业生产和发展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