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产调控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下,4月中旬以来,沪铜主力合约价格从接近6.4万元/吨一路跌至5.45万元/吨左右,跌幅超过15%,且没有止跌的迹象,其中5月第一周的跌幅达到7%。市场不禁担忧,铜价或将重复2008年的故事。
同时,三大铜企江西铜业(600362,收盘价29.56元)、云南铜业(000878,收盘价20.80元)和铜陵有色(000630,收盘价16.18元)今年一季度的存货分别达到117.94亿元、124.78亿元和79.61亿元,创下历史新高。面对接连暴跌的铜价,公司存货或将面临跌价计提的风险。市场对于三大铜企的担忧也已在股价上得到反映,三家公司股价本周跌幅分别达到11%、13%和9%。
一位分析师称,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是目前对待三大铜企的最好方法。此时,套保或将成为各家公司业绩止跌的救命稻草,但事实上也并非如此。
2009年,国内外铜价走出单边下跌的阴影,从年初最低的2.7万元/吨左右,一路反弹至6.4万元/吨的高位。国内铜企的净利润也随之水涨船高,云南铜业2008年巨亏28.03亿元,仅当年第四季度就亏损33.86亿元,其中超过一半都是高价存货的计提造成。2009年其业绩才逐步好转,三季度成功扭亏为盈,4季度和今年一季度业绩也初步走上正轨。
相比而言,江西铜业和铜陵有色业绩受冲击较小,江铜2008年虽没有亏损,但4季度录得14.13亿元的亏损,此后业绩便开始缓慢复苏。铜陵有色2008年4季度单季录得2.82亿元的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