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规模以上钢铁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936亿元,占全国GDP的4%;实现利润2436亿元,占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9%;直接从事钢铁生产的就业人数358万。可以说,钢铁产业的高速增长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国钢铁产业长期粗放发展积累的矛盾日益突出,概括起来大致有六个方面。一是盲目投资严重,产能总量过剩,截至2008年底,我国粗钢产能达到6.6亿吨,超出实际需求约1亿吨。
二是创新能力不强,一些高档关键品种钢材仍需大量进口,消费结构处于中低档水平。三是产业布局不合理,大部分钢铁企业分布在内陆地区的大中型城市,受到环境容量、水资源、运输条件、能源供应等因素的严重制约。四是产业集中度低,粗钢生产企业平均规模不足100万吨,排名前5位的企业钢产量仅占全国总量的28.5%。五是资源控制力弱,国内铁矿资源禀赋低,自给率不足50%。六是流通秩序亟待规范,钢铁产品经销商超过15万家,一些经销商投机经营倾向较重。
不过,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我国GB/T9948石油裂化管产业受到严重冲击,出现了产需陡势下滑、价格急剧下跌、企业经营困难、全行业亏损等不利情况。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准确判断、果断决策、从容应对,努力化挑战为机遇,有效遏止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钢铁行业也实现了回升向好。笔者了解到,仅21日一天时间,就有50余家国内各大小钢厂调价接近百次,除沙钢、永钢建材出厂价格报平盘外,众多钢厂均上调出厂价格,调整幅度主要在50元~80元/吨,最高至150元/吨。国内GB/T9948石油裂化管市场的连续拉涨,带动着铁矿石市场的'小连阳'。